浙藝動態

2024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 (鬆陽高腔培訓班)結業彙報演出舉辦

出處:繼續教育學院 文字:潘藝鑫 圖片:繼續教育學院 編輯:管理員 時間:2024-08-12
字體: 放大 縮小

8月3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指導,浙江藝術職業學院主辦,浙藝繼續教育學院、浙藝戲曲學院、鬆陽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的2024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鬆陽高腔培訓班)結業彙報演出在鬆陽縣上演,40名學員用一台戲曲形體基本功展示與經典劇目相結合的精彩表演,為一個多月的鬆陽高腔整建製培訓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演出的主題是“古韻新聲”,展示了鬆陽地方劇種的形象,彰顯了國家級非遺鬆陽高腔的魅力,Z視介、“浙江窗口”等30個在線直播平台吸引56.87萬人次觀看。

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非遺處三級調研員薛建、鬆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林嘉棟、浙藝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灌紅、浙藝戲曲學院副院長呂靈芝、鬆陽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潘力平等出席結業儀式並為學員代表頒發結業證書。

鬆陽高腔,起源於明代,以鬆陽地方雜劇為主,吸收古代義烏腔、昆腔等外來聲腔的藝術元素而最終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時期。主要流行於以鬆陽為中心的浙西南農村地區,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保留了傳統戲曲的原始狀態,具有曲調優美、樣式古樸的特點,被專家們稱為浙江省“戲曲界的活化石”。

演出當晚,觀眾們在愉快、幽默、喜慶、祥和的氛圍中欣賞了學員們的一個個成果。高腔折子戲《碧波潭——拔鱗》講述了碧波仙子棄道轉為凡人,永享人間真愛的故事,這個戲既要求演員有鬆陽高腔的演唱韻味,還必須有過硬的基本功技巧;《小放牛》是流行於民間的歌舞小戲,一段載歌載舞鬆陽高腔對唱,描寫了村姑向牧童問路,俏皮的牧童故意為難村姑的有趣情景;折子戲《呂布試馬》用紮實的基本功展示了武生的颯爽英姿;新編高腔小戲《張玉娘盼郎》反映了南宋四大女詩人之一的張玉娘思郎、盼郎、郎不歸的淒美故事;在2023年全國小戲小品展演獲得優秀劇目獎的鬆陽高腔保留劇目《八佰兩》反映了生活中家長理短的有趣故事,提倡以善化人,以情動人。演出在戲曲基本功組合《代代相傳》中拉下了帷幕,贏得了觀眾熱烈掌聲。

本次培訓班納入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2024年研培計劃。我校作為文化和旅遊部浙江培訓基地和全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基地,有著近70年的戲曲教育史,本次培訓在浙藝戲曲學院師資力量的基礎上,特邀全國知名專家、代表性傳承人授課,針對鬆陽高腔傳承人的培養要求和特點,采用“理論課程+實踐訓練課(基礎課程及劇目課程)+觀摩交流+彙報演出”的單元遞進式教學,打造量身定製的“整建製”培訓模式,從技藝傳承、舞台美術、戲曲音樂、劇目創作等方麵多維度提升鬆陽高腔非遺傳承人和從業人員的綜合技能水平、審美素養和舞台表現力,為學員們提供深化認識、開拓視野、交流切磋的平台,讓大家有所學,有所悟,有所提升,保護和傳承好文化根脈。

鬆陽高腔傳承發展有限公司藝術表演部主任、參訓學員胡爽娃是2015屆浙藝校友,她向培訓班所有老師們表示感謝:“我學到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老師們都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齊心協力指導我們完成最後的彙報演出,包括舞美燈光和服裝化妝,他們都是做到精益求精。學員們也非常勤奮練習,認真鑽研,不想辜負為本次培訓付出的人們。這次培訓是一個新的起點,相信我們鬆陽高腔會走得更遠更好!”鬆陽縣戲迷團演員楊賽華表示:“能參加這樣高規格的培訓很是榮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專題講座、折子戲、身段、唱腔、腿毽、采風觀摩、彙報聯排等。炎炎夏日,老師們不辭辛苦,一絲不苟,手把手教學,耐心反複地為我們糾正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站位、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他們精湛的舞台技藝讓我們驚歎和佩服。”

“高溫高不過大家對鬆陽高腔的熱忱”,浙江省文化館研究館員、國家一級演員周子清作為授課專家和彙報演出的藝術指導,全程參與了本次培訓工作,他用三個“感動”表達了自己的心情:被承辦方的重視程度和執行力度所感動,被浙藝戲曲學院優秀教師團隊的盡職盡責和盡善盡美所感動,被學員們勤奮耐勞、銳意進取的求學精神所感動。相信這批學員裏將來一定有一些人可以挑起鬆陽高腔傳承發展的大梁。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旨在為非遺保護工作提供高校的學術和教學資源支持,通過組織非遺項目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到高校學習專業知識、研究技藝和技術、開展交流研討與實踐,幫助非遺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同時也豐富參與院校的學術和科研積累,完善相關學科體係建設,更好地發揮文化傳承創新功能。我校是浙江省較早參與研培計劃的院校,自2016年起開展傳承人培訓14期,培訓學員638人次,特別是從2020年開始,培訓內容從原有的手工藝進一步擴展到非遺表演藝術,這是國家對非遺傳統戲劇和戲曲,尤其是對這些非遺項目傳承人的高度重視。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浙江省全民手機攝影培訓班暨第九屆攝影理論高端研修班開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