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大型民族歌舞詩演出“那山·那水·那曲”在杭州上演

出處:繼續教育學院  文字:潘藝鑫  圖片:潘藝鑫 蔣雪菲 王旭輝  編輯:江勇  時間:2024-04-15
字體:放大 縮小

微信圖片_20240414111829.jpg


一條聖潔的哈達,一句溫暖的“紮西德勒”,一絲古樸且醇厚的藏香,讓前來觀看演出的觀眾瞬間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熱情和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4月13至14日,由中共那曲市委員會宣傳部主辦,那曲市文化和旅遊局、那曲市藝術團和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那山·那水·那曲”民族歌舞詩演出在杭州蕭山湘湖藝術中心上演,本次演出是2024年西藏那曲藝術團(舞蹈演員)培訓班的成果展示,同時也是主辦方和承辦方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浙那”兩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心準備的一場視聽盛宴。

微信圖片_20240414111925.jpg


演出在那曲市藝術團原有經典節目的基礎上,依托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演教學院的教學、創作力量和繼續教育學院、浙藝文化培訓公司的精心籌劃,進行了藝術質量的提升,融入那曲地域文化、農耕文化、非遺文化及非遺項目活態化展示,在一條閃回式援藏幹部故事主線上,詩意表達雪域高原藍天白雲、牛羊成群,澄如明鏡、潔淨心靈……

 


這片聖潔遼闊的土地,擁有高天淨土的獨特之美,一幅斑駁唐卡,似乎在訴說著它見證的30年援藏之路……節目采用倒敘的方式展開,《熱巴弦子》的曲調首先從聽覺上把觀眾的耳朵帶入西藏。30年前第一個援藏幹部的到來受到藏民熱烈歡迎,人們跳起了好客的舞蹈《丁嘎熱巴》。

 


5J4A8013.JPG

 

《森薑珠姆》《格薩爾王傳》《那曲牧歌》《珠姆瘋裝》等節目,用輕輕飄舞的哈達、格薩爾王說唱和天籟般的牧歌展示了這片冰雪高原令人窒息的美。《幸福時刻》《達布阿諧》《那曲牧舞》展示了這位援藏幹部在援藏期間看到的牛羊遍地,一座座新房築起和一首首幸福的歌、快樂的舞。《我是西藏人》歌頌了援藏幹部的無私奉獻,唱出了藏民對援藏幹部的思念,感人至深。演出在主題歌《那山、那水、那曲》中落下帷幕。一位觀眾興奮地說:“看了這場演出,我第一個感覺就是一定要去一趟西藏。”

 


本場演出的總導演、浙藝演藝與教育學院歌舞專業帶頭人、一級導演王永林對導演這場晚會深有感觸:“最重要的感受是學習,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創排的14天裏,我每天都在向他們學習。他們帶來的節目是真正的原生態的藏族文化藝術,很難現場親眼看到,親身融入,這種感覺很妙。鷹笛,弦子等非遺樂器,《丁嘎熱巴》《牧歌》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2009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格薩爾王傳》,還有他們的服飾、動作,無不打動著我。我們導演組所要做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保證這些本土作品原汁原味呈現的同時,為他們提供現代舞美條件的襯托和有一定戲劇性的串聯。”

 


那曲市藝術團團長次仁吉央用“三大意義”來總結這次在杭州的培訓和演出:一是“一期培訓一台戲”的目標實現了,參加圍繞排戲進行的培訓,是她工作16年來的第一次,收效極好;二是“對口援藏3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以援藏幹部故事為背景打造的一台節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紀念意義;三是那曲市的“文藝三步走計劃”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她感謝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在培訓和演出上給予的大力支持,她相信這台節目回到那曲後也一定會得到肯定,受到歡迎。

那曲班學員羅丹表示:“感謝每一位授課老師,此次的培訓學習學到了很多,自己的理論基礎、業務水平等方麵都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自覺性和自信心也增強了,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再次看到親愛的那曲朋友、聽到親切的聲音和欣賞他們精彩的本土節目,讓我回憶起自己援藏時那一幕幕熟悉的畫麵。漫山奔跑的牛羊群,一張張黝黑、淳樸的笑臉,巍峨延綿的群山,藍天映襯下的雲朵……這些或許是大多數人心中西藏的模樣,然而,這些美好對於援藏幹部們來說,還有著更深的體驗:高寒、缺氧、刺眼的陽光、艱難的翻越……”浙藝音樂學院黨總支書記陳毅曾作為浙江省第7批援藏幹部於2013年至2016年擔任那曲地區文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在那曲,我深刻體會到援藏工作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每個援藏者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那就是幫助西藏人民改善生活,促進西藏的發展和繁榮,這樣珍貴的經曆,我會永遠銘記於心。”

 


浙藝的幾位藏族學生也到場觀看了演出,手工藝學院的巴桑激動地說:“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充滿了家鄉的文化韻味,讓我感受到了無限的能量。那曲是我生長的地方,那裏有我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觀看這次演出讓我們倍感親切和愉悅。”

 

藏族學生與那曲藝術團演員合影留念

觀看演出之前,不少觀眾還帶著孩子一起參加與藝術家們的麵對麵交流活動。

微信圖片_20240415102717.jpg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召開黨紀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下一篇: